留学生找工作,家长别 “佛系”!这样插手才是真帮孩子
最近收到不少留学生家长的私信:孩子回国找工作,我想问问情况,他总说你不懂别管,看着他海投简历没回应,我急得睡不着,却不知道怎么帮。

其实,留学生找工作,家长不是不能插手,而是要找对插手的方式,不做 “指挥官”,只当 “摆渡人”,帮孩子避开坑、少走弯路,才是真支持。


补齐国内信息差

留学生在国外待了三五年,对国内的就业政策、行业趋势往往是雾里看花。

家长要做的,就是多查查目标城市的留学生政策(落户、补贴、创业扶持),比如深圳对 QS前100留学生有3万租房补贴,杭州有 “留学生创业贷款贴息”;

问身边在孩子目标行业工作的朋友(比如孩子想做跨境电商,就找做外贸的邻居),了解 “现在企业招应届生最看重什么能力”;

把信息整理成清单式的内容(避免大段文字),用分享的语气递给孩子,不强迫他立刻看。

 

别过分制造焦虑

留学生找工作,难免遇到各种情况。有个朋友去年面了6家公司都没成,回家就躲在房间哭。但是她的家长没有说“别人都拿到 offer 了,你怎么这么慢”,而是煮了碗女儿爱吃的汤面,坐在她旁边说:妈当年找工作,面了 10家才成,咱今天不聊面试,就说说你面的时候,哪句话觉得没说顺?

最后两个人一起平静复盘,找到面试的问题所在。后来朋友面第7家公司时,成功改变思路,顺利拿到字节的offer。

家长在孩子找工作时,要少说“你要赶紧找到工作,不然别人会笑话”“我为你留学花了这么多钱,你得尽快回报”这种话。

孩子没拿到 offer 时,别拿 “别人家孩子” 对比,而是说 “没关系,咱再看看下一个机会,一起捋捋问题在哪”;

如果孩子不想聊找工作,别追问,递杯水,说句 “累了就歇会”,比什么都强。

 

搭建资源桥梁

家长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,多少有些人脉资源,但插手的关键是“帮牵线,而不包办”

如果有朋友在孩子目标企业工作,先问“能不能帮忙看看孩子的简历,给点修改建议“,别直接提“内推”;

若朋友愿意内推,把内推渠道和注意事项告诉孩子,让他自己联系朋友(比如“叔叔说可以帮你内推,你明天主动加他微信,礼貌说下自己的情况”);

 

只把关不决定

孩子拿到几个offer后,往往会纠结 “选哪家更好”。

就比如,如果同时拿到互联网大厂和国企的 offer:大厂薪资高,但加班多;国企稳定,但薪资低。

这时候家长要做的,不是替孩子选择,而是帮孩子列offer 对比清单(薪资、加班情况、晋升空间、离家距离),但不替他划优先级;

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分享:我当年选工作时,考虑了XX因素,不说“你必须选XX”;

最后告诉孩子“不管你选哪个,都支持你,以后遇到问题,咱再一起想办法”。

 

最后想跟家长们说:留学生找工作,不是孩子一个人的战斗,但家长的插手,从来不是替他铺路,而是帮他看清路、走好路。不强迫、不指责、不越界,用支持代替指挥,用陪伴代替催促,孩子才能在求职路上更有底气。毕竟,他最终要走的,是属于自己的人生路。

当然,如果身边没有资源,或者想要得到更专业的求职服务,也可以考虑找青林职途咨询。

青林职途拥有一支由资深职场专家、行业精英组成的专业团队。这些导师不仅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,还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,曾就职于海内外知名企业。他们熟悉不同行业的招聘标准和用人需求,能够精准地为留学生剖析求职要点,从职业规划的宏观方向,到简历制作、面试技巧等细节,都能给予专业且实用的建议,帮助留学生少走弯路,快速找到职业方向。

 


海归求职
扫码添加企微
seo seo